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是一個獨立的美國聯邦機構,支持美國本土及其屬地的科學與工程發展。在其2024財政年度中,NSF的支出約為94億美元,資助了約25%的美國學院和大學所進行的聯邦支持研究。
在七月份,分析美國政府提出的NSF預算削減和報導中的資金削減可能如何影響NSF的研究論文產出後,發現短期內影響有限,因為該次削減主要針對的是產出論文數量較少的NSF活動;然而,未來一年中提出的更大規模削減可能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因為這些削減涉及的是研究活動本身。
先前也曾分析過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預算削減的建議,並指出對這個全球最大的生物醫學研究資助機構的削減,可能會對學術出版造成深遠影響,那麼對於NSF的削減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對期刊的影響
分析NSF資助的研究論文,發現如下:
1.平均而言,期刊中約有10%的論文來自NSF資助的研究。
2.當NSF對期刊論文的貢獻比例較高時,這些期刊通常規模較小。
3.對於規模較大的期刊而言,NSF所占的比例相對較低。
4.幾乎沒有期刊是完全依賴NSF資助的研究。
若將NSF資助的文章與NIH資助的文章進行比較,可發現如下:
1.整體而言,NIH與NSF類似,大致來說,與小型期刊相比,大型期刊對單一資助機構的依賴程度較低。
2.NSF對某些大型期刊的支持比例較高;NIH在某些小型期刊中的支持比例更高。
3.平均而言,NIH資助了約20%的期刊論文,而NSF則為10%。
因此,雖然非常大型的期刊中,來自NSF與NIH資助的論文比例相對較低,但許多小型期刊對這兩個資助機構的依賴程度很高。
對學術出版產出的影響
假設其他因素不變—例如其他國家的變動、其他美國資助機構的情況,或NIH與NSF未來未有更多削減,並結合先前對NIH的分析後,對學術產出的潛在影響作出如下估算:
1.根據NIH平均補助期為3.7年、NSF為3年進行比例換算,預估2025年美國的投稿量可能會下降0.7%到5.5%之間,相當於全球產出的減幅為0.1%到0.9%。
2.至2029年中至年末,最壞情境下,美國的投稿量下降可達38%,全球投稿量下降6.2%。
結論
在短期內,對NSF的削減預計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這些削減多集中於非論文導向的活動,例如STEM教育等;然而中長期來看,大幅削減NSF研究經費將直接影響其研究活動,因此將對投稿量產生顯著的影響,進而也會影響出版量。在最壞情境中,先前估計NIH的削減可能導致美國學術產出下降30%,全球下降5%;如果再加上NSF的削減,這些影響會上升至38%和6.2%。
當然,此分析依賴於一系列假設—例如投稿量與資金呈線性關係,發表量與投稿量亦呈線性關係;這些假設是合理的,因為主流出版商的財報中也經常將投稿量的增加視為學術產出與收入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大型研究機構的深度資金削減必然會帶來重大影響,尤其對高度依賴這些機構資助研究的期刊與出版商而言更是如此;大型出版商相對更有能力應對這些變動,來自美國政府的直接資助在其整體營收中僅佔小部分,且政府資助的周期性變化原本就常發生。
相關資訊請見:
How much will cuts to NSF funding affect the future of scholarly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