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20年開始,在Nature出版文章時可以選擇一併將同儕評審的文件也公開,但從今年6月16日開始,在Nature出版的研究論文稿件將會自動連結到同儕評審報告及作者的回應文件。
同儕評審者的身分會維持匿名,但是審稿人與作者之間的往來內容可以被所有人取用。此項改變的目的是為了揭開「科學的黑箱」,藉由增加同儕評審的透明度,讓大家了解研究論文是如何完成以及建立對科學流程的信任度。
一篇論文的完成是作者與審稿人之間密切對談後的成果,為了增進研究的清晰度及完整性,可能會需要歷經好幾個月的討論,這過程及審稿人應該受到關注及肯定。
同儕審查可以提升論文的品質,作者跟審稿人之間的意見交流紀錄是科學紀錄(scientific record)中很重要的部分,就跟同儕評審在做研究與傳播研究流程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一樣。
摘譯自
Transparent peer review to be extended to all of Nature’s research pa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