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探討“當預印本已發布的版本被撤回時會發生什麼事?”
在過去五年中,生物學和醫學領域的預印本逐漸繁榮--自covid19開始大流行以來出現真正的興盛。截至目前,EuropePMC 記錄預印本的數量,自 2018 年以來發布約 430,000 篇,其中大約 75% 是自 2020 年初之後發布的。鑑於這種增長的數量和速度,必定有一部分後來被發現是欺詐性的、有道德疑慮,或內容錯誤的。與預印本一樣,現在撤稿的做法比十年前要普遍得多。對文獻中不道德或不正確的出版物的日益關注給出版商施加壓力,要求他們採取行動並糾正記錄。
作者重點關注著重於生命科學的三個預印本資料庫:Research Square、bioRxiv 和 medRxiv。將與已發表期刊文章的預印本列表與整個Retraction Watch數據庫進行比較(一個擁有近 32,000 篇已撤回期刊文章的訊息交換所)。撤稿佔資料庫上連接期刊文章的所有預印本的 0.03%。這一比例與文獻中的總撤回率相似,一個來源引用為萬分之四(0.04%)。作者自己使用Retraction Watch記錄的估算得出的數字略高於0.06%。
作者探索撤回的原因。30件中有20件(或 67%)可大致歸類為不當行為(剽竊、偽造和偽造數據,或虐待研究對象)。並且在 30 人中有 18 人,該研究的結論不再可信。接下來,作者查看任職的Research Square和其他資料庫是否及如何根據重要的下游事件標記預印本。只有 11 個案例是在預印本上註明撤回。在其中五個實例中,預印本本身已被標記為撤回。
沒有確認預印本後來是否被撤稿的認知是令人擔憂的,因為讀者很容易的將預印本作為常規文獻搜尋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引用預印本。撤回研究的持續引用已是嚴重問題。因此,應該有適當的機制來發現撤稿,並更新預印本。
作者的分析結論是,在學術交流的全球供應鏈中,我們有共同的責任來維護和分發代表出版物生命週期的準確元數據。預印本資料庫應盡最大努力將其預印本與相關版本連接起來。利用預印本的作者應跟進以確保在論文發表後進行鏈接。研究成果的聚合者和索引者應專注於改進建立這些關係的機制。
閱讀更多
Guest Post-Building Stronger Chains Together: Keeping Preprints Connected to the Scholarly Record